LeahEvans

写在喉咙发炎和刚上完牙箍之后

电脑上发长文章死都发不出去,只能用手机发了😩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里的内容都是根据本人极其有限的见解写下来的,肯定有不足不周之处,在这里虚心接受批评和不同意见。


从开始装牙套开始已经有大概两个月了,但一直是下半副牙套,上半副一直到昨天晚上才装上。很不幸的我昨天喉咙也开始发炎,大概是奥克兰回来以后有点着凉。所以今天就是被击倒的😷状态,只能喝流质食物。喉咙和牙齿一起痛的结果就是早上喝完green smoothie(幸亏我还有它,god bless green smoothie!)之后一直不想吃东西,一直到下午看完医生回家,炖了一个蒸水蛋,吃了半个牛油果淋酱油,蒸了一只黄金地瓜。最后实在想吃咸的,忍着牙疼吃了半包cheddar cheese popcorn,为了吃我也算是拼尽全力了。

其实想写的东西是关于在澳洲(主要是新州)怎么买到高质量野生捕捞的水产(主要是海鲜,这里好像并没有野生捕捞的淡水鱼虾)。最近因为牙口不太好又馋咸香,所以一直想做poke bowl吃,但是除非想吃全素的poke bowl,最重要的原料即是新鲜高质量的金枪鱼或三文鱼。大多数人都知道海鲜的好处主要在比较高的omega-3脂肪酸和跟红肉相比相对比较小分子的蛋白质。但是跟超市里卖的肉类一样,超市海鲜大部分都是农场/渔场养殖的产品,不仅肉质不新鲜,有滥用抗生素的风险,另外因为饲料和生长环境的限制,海鲜本身含有的omega-3含量很低。举个例子,一般市售养殖海鲜的omega-3和omega-6的比例大概是1:6. 天然omega-3含有DHA和EPA,对正常大脑功能至关重要。虽然omega-6也是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但是过高的摄取量会导致发炎症状(头疼发烧喉咙痛肌肉关节痛甚至于众多退化性疾病例如老年痴呆和阿兹海默症都由发炎引起)大多数人在脂肪酸的日常摄入量上基本都是omega-3和omega-6失衡。而野生捕捞的海鲜的omega-3/omega-6比例是10:1,而且肉质新鲜少污染(很多人会说现在海里捕捞的鱼类重金属过多,也比较危险,但是跟omega-6和抗生素摄取过多比起来,你吃的那两口野生海鲜里的重金属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跟热带海域出产的海鲜比起来,冷水海域出产的海鲜无论从口感或营养价值来讲都好过不止一点点,这就是为什么北欧和新西兰的水产评价这么高,这么受欢迎。

根据Star Anise Organic网站上的介绍,澳洲市场上的海鲜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 所有市售ocean trout海鳟鱼都是养殖的,不建议购买;很多人喜欢吃ocean trout因为肉质较粉红三文鱼细嫩(我觉得更好的一点是清蒸或红烧的话油腥味比三文鱼淡很多),而且价格非常亲民。但是不幸的是,澳洲市面上完全没有野生捕捞的海鳟鱼。

2. 几乎所有非罐装的三文鱼都是养殖的,除了一个加拿大牌子The Canadian Way的进口鱼。我记得好多年前跟着旅行团去南岛旅游的时候还去参观过南岛的三文鱼场,当时还没有吃野生捕捞的概念,觉得南岛高海拔的三文鱼场的鱼已经非常棒了。但是我相信跟澳洲和东南亚渔场养殖的鱼比起来新西兰南岛的鱼还是质量高很多的。

3. 市售罐装三文鱼 - 如果标签注明是野生捕捞(wild caught)那就是野生捕捞,但要注意尽量购买淡盐水浸泡,而不是在工业加工过的植物油里浸泡的。现代工业加工的植物油不但omega-6含量过高容易导致发炎症状,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大量合成原料去味去污,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觉得淡盐水浸泡的没有味道(因为有些橄榄油辣椒浸泡的罐头真的比淡水的好吃很多)可以回家以后自己用extra virgin olive oil和其他调味料重新拌一下,一样好吃的。

4. 澳洲的皇帝虾(king prawn)和老虎虾(tiger prawn)非常有名,但养殖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买之前问一下比较好。Star Anise Organic博主建议如果想测试鱼店老板有没有说谎可以问他们三文鱼和海鳟鱼是野生还是养殖的,如果他们说是野生的那基本上就可以微笑转身走开了。另外我们在新西兰经常吃的越南虾(Vennanmei Prawn),全部都是养殖的,而且是在暖水海域养殖的,所以价格也非常平易近人,但是营养价值真的不高。基本上,非野生虾都是我们看到那些煮过冰冻的,因为完全生的状态下他们卖相太差,保持不了很久。

5. 生蚝(oyster)和青口/海虹(mussel) - 因为是滤网养殖所以野生和养殖的质量相差不大。试过的人应该都知道,新西兰的生蚝和青口生长在更冷更干净的水域里,个大鲜嫩,是最好吃的。我在澳洲没有见过新鲜的青口,全部都是埋在冰里卖的,试过一次,再也不想再在澳洲吃青口(捂脸).

6. 金枪/吞拿(tuna), 因为属于深海鱼,大多数都是野生捕捞以后装在养殖管里带回来的,基本上都算半养殖,但是罐头吞拿都是野生的,经济实惠,可以在家多囤点以备不时之需(曾几何时我是多么地看不上罐头吞拿)。如果鱼店里看到有很新鲜的吞拿也可以拿下。

7. 盲槽(Barramundi)在澳洲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笋壳(blue cod)在新西兰的地位(凭良心讲,笋壳好吃很多)。盲槽也是养殖居多,但是有一个比较好分辨的点,即养殖的鱼基本上捕捞的时候长度都在40-45公分左右(大概一个盘子大小),所以如果看到很大条的,那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野生的。

8. 体型小的鱼例如鲱鱼(herring),沙丁(sardine),银鱼(whitebait),凤尾鱼(anchovies)都是野生鱼,养殖不划算,所以不用担心会买到养殖的鱼。小鱼其实营养价值很高,而且重金属囤积的机会小很多,但就是对厨子要求比较高,我能想到比较好吃的做法大概就是油炸了(但是一点都不健康啊!),还有就是鱼新鲜的话拿来炖高汤(日式料理法)。

9. 最后,虽然弄起来麻烦,但是整鱼比片好的鱼肉要新鲜很多而且相对便宜,如果会料理,建议买整鱼。挑鱼的方法就不细说了,大多数主妇型人才都会。分辨整鱼的新鲜度比分别一块不知头尾的鱼肉要直观很多。如果真的不会弄整鱼,也可以买了叫鱼档的人帮忙把肉片出来。

10. 最后的最后,不确定的话多问问,鱼档的鱼基本上都会比超市的好。另外一份价钱一分货,野生的肯定比养殖的贵。现在的社会,物美价廉这种事就算有你也不敢信吧?

好久没写东西了,就想写一些实用性的,一是为了方便自己记忆,另外也可以给大家做参考。之后如果有时间精力会继续写一些关于食物和生活的琐事。

评论